請百度搜索上海寶滬質量檢驗檢測有限公司關鍵詞找到我們!

行業新聞

檢驗檢測如何“普遍服務”?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16/10/17     瀏覽次數:    

 

菜場里買來的魚呀肉呀,感覺不大對勁,很想找一家檢驗檢測機構測測看??墒?,迄今這樣的“安全需求”很難得到滿足,專業的檢驗檢測機構幾乎都不對市民開放。不過,一個好消息是:《上海市檢驗檢測條例(草案)》目前已經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審議,立法設定“普遍服務義務”——檢驗檢測機構向社會公告其所能提供的檢驗檢測項目,除被檢驗對象不符合樣品標準或者技術規范的特殊情形外,不得拒絕提供服務。

檢驗檢測,這個讓市民既熟悉又陌生的行當,處于怎樣的發展狀態,如何提供“普遍服務”? 事實上,掂量一下“檢驗檢測”在社會生活中的分量,沉甸甸的,那可是“傳遞信任的行業”——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技術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覆蓋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建設工程、環境保護、科技服務等經濟發展諸多領域,為社會經濟活動和行政管理、司法審判、仲裁裁決提供技術支持。

近年來,上海檢驗檢測產業高速發展,已成為國內檢驗檢測市場發達的地區之一。來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統計顯示,2015年本市取得計量認證的檢驗檢測機構達731家,擁有質檢中心47家,從業人員達4.7萬人,全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1954萬份,營業收入164.2億元,占全國近10%。此外,還有300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立的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共同服務于上海的地方經濟發展。迄今,檢驗檢測尚無專門上位法,規范、促進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制定一部符合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規,很必要。 在立法草案的種種制度設計中,檢驗檢測機構的“普遍義務”無疑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 目前,對于個人委托業務,檢驗檢測機構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大多選擇拒絕。但面對公眾越來越普遍的食品安全意識、環境安全意識,作為專業的服務機構,檢驗檢測不能再對自身所因擔負的“普遍義務”視而不見。由此,立法草案提出,對屬于事業單位法人且面向社會接受委托的檢驗檢測機構設定“普遍服務義務”。

接下來,“普遍服務”,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采集處置樣品?立法草案提出:如果通過采樣、抽樣獲取樣品,檢驗檢測機構和委托人應當約定采樣、抽樣的具體要求。如果通過委托人送樣獲取樣品,委托人應當如實告知樣品的來源和基本狀態;假如未如實告知,檢驗檢測機構可以拒絕服務。此外,檢驗檢測機構和委托人應當共同確認樣品狀態,保障樣品的可追溯性。

然后,該出具檢驗檢測報告了。這份報告好比診斷書,關系重大,技術規范、技術標準,不折不扣,檢驗檢測報告上還要載明一些基本信息——樣品獲取方式、檢驗檢測依據、檢測數據和結果。要保障結果真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指使、利誘、脅迫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出具虛假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向社會公布檢驗檢測數據、結果,應當保障數據、結果的真實、完整,不得偽造、變造數據、結果,不得作誤導性的解釋和說明。 同時,立法草案還創設了追溯查證機制。因為,檢驗檢測活動的原始記錄和報告是查證、了解檢驗檢測過程的第一手證明材料。一旦產生糾紛,檢驗檢測記錄要可查證,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對原始記錄和報告建立檔案,并至少保存6年。

讓公眾享有檢驗檢測的“普遍權益”,還有一個制度設計少不了——明確信息公示義務。檢驗檢測,行業門檻高,這個機構靠不靠譜,消費者可沒長著火眼金睛。提高信息對稱性、降低交易成本,立法草案規定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經營場所、官方網站、網絡交易平臺經營活動主頁面的醒目位置公示資質證書、認可證書。 與此相關,是重大信息報告制度。作為市民,你送檢的某個品牌的東西,被發現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強制性標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這時候,檢驗檢測機構就應立即向監管部門報告。那么,哪些信息屬于重大信息?立法草案授權檢驗檢測監管部門對嚴重危害環境或者公共安全的情形制定信息報告目錄,凡“目錄清單”之內的,一經發現,必須發布。就這樣,從樣品采集、出具報告、信息公示和重大信息報告,檢驗檢測提供“普遍服務”的流程,清清楚楚。 一旦立法通過,或許明年,我們就可以享有來自專業檢驗檢測的“普遍服務”。

——轉自光明網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021-61005592
瀏覽手機站
2021最新午夜福利视频,2021最新最全国产精品,2021最新最全国产精品图